【社论】3·15重申消费者的力量
【社论】3·15重申消费者的力量一年一度的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即将来临。今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3·15晚会的主题是“共铸诚信 提振消费”,将聚焦食品安全、公共安全、金融安全、数字经济等领域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违法行为。
澎湃新闻也提前推出了一系列消费者权益保护报道。澎湃新闻影子调查队调查发现,电商平台热卖的所谓“日本千寿低糖电饭煲”,居然在日本最大购物网站、亚马逊上“查无此货”;自称诞生于1918年的德国知名钢琴品牌——斯坦梅尔钢琴,官网“移花接木”将剑桥大学的照片PS上了自己的品牌标识。澎湃新闻曝光这些“假洋品牌”,有效维护了消费者的知情权。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将扩大内需放在了首位,提出“强化消费者权益保护,营造安全放心消费环境”。“消费”一词在政府报告中出现了32次之多leyu官方网站,也证明了消费在今年整体工作和经济工作中的重要地位。2024年全年,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44.5%。
要扩大内需、促进消费,就得有稳定安心的消费环境:商家不忽悠,质量有保障,拿钱不跑路,售后服务不缺位,消费者的知情权、公平交易权、隐私权等相关权利得到充分的保障。只有消费者权益有保障、消费环境得到净化,才能实现“敢消费、愿消费、能消费”。
但是,当下食品安全、虚假广告、不公平交易等问题依然相当突出,从“杨铭宇黄焖鸡米饭”的后厨乱象到多个带货网红的轰然塌房,从“大数据杀熟”的隐蔽陷阱到预付卡“跑路”风险,当下的消费环境还难言完善,消费者花钱时还显得不够放心。要促进消费就应该有放心的消费环境。从当下经济环境、宏观政策看,消费者权益保护被摆到了新的高度之上。
近年来,我国不断持续加大消费者合法权益保护力度,方方面面齐心协力为促进消费保驾护航:近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关于审理预付式消费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集中解决预付式消费领域群众反映集中的卷款跑路、霸王条款、收款不退问题;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指导性案例,明确消费型医美手术也能适用“退一赔三”的惩罚性赔偿规定。
我们看到,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被用于提升市场监管的前瞻性和主动性;监管部门、消保组织综合用好约谈、公示、公益诉讼等工具,打好维权“组合拳”,净化消费环境;媒体监督发力,直指问题商品、虚假广告,当好市场“啄木鸟”“吹哨人”。
消费者权益保护是民生工程、民心工程,良好的消费环境是释放消费潜力的重要一环。让食品更安全、广告不忽悠、直播少乱象,消费放心,花钱舒心,这是3·15的本意所在,消费者用钱包投票,就是对于优质企业、诚信经营的支持;消费者用脚投票,就是对低质商品、服务说不。重视消费者的权益就是重视消费的力量,重视市场的力量。
据@知音漫客官微 消息 ,《知音漫客》杂志宣布将于2025年内复刊。据悉,实体漫画期刊《知音漫客》《漫客绘心》《漫客绘意》于2023年5月开始休刊。
经中央批准,国家监委对甘肃省政府原副省长赵金云严重职务违法问题进行了立案调查。经查,赵金云无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接受可能影响公正行使公权力的宴请;
△美国加州州长纽森(资料图)美国人口和经济规模第一大州加利福尼亚州州长纽森当地时间16日宣布就关税问题起诉特朗普政府。他批评特朗普政府滥用关税政策的行为“违法”,给美国经济造成严重混乱和破坏。加州成为全美第一个就关税问题起诉特朗普政府的州。
浙江宁波慈溪是我国三大家电生产基地之一,其中出口美国的占比约16%。慈溪一家家电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跟美国客户签订协议时,对方支付了30%的定金;而同规格洗衣机、冰箱的零部件通用性很强,能够达到70%。因此,即便美国客户违约,他们也可将产品重新翻包后再次销售。
美国以关税手段胁迫其他国家限制对华经贸合作?商务部回应: 绥靖换不来和平,若任何一方牺牲中方利益达成交易,将坚决对等反制
男子坐地铁嫌邻座衣服脏,多次辱骂对方,“跟要饭似的”,旁边乘客看不下去:我愿意和他挨着!警方通报:已依法行政拘留。
看清“订婚案”判决,五个关键点:(四)膜未破裂是否影响罪的认定?膜状况不能作为认定或否定罪行的依据。
4月20日,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微信公众号发文介绍,近两年,中国教科院课题组针对义务教育阶段1-9年级教师开展“课后服务与教师负担情况调查”,以期摸清课后服务对教师造成负担的真实情况,并提出针对性的改进建议。
上海浦东警方经过精心侦办,近日成功破获一起系列盗窃案,抓获嫌疑人7名。盗窃团伙分工协作,在迪士尼小镇商店内疯狂作案,大量盗窃玩具,涉案金额达50余万元。
美国特朗普政府以所谓“让制造业回流美国”为名大打关税战,引发美国内外普遍批评。几次三番对关税政策的“朝令夕改”更是让美国农业界、商界、工业界、政界甚至包括电影行业在内的文艺界感到混乱和恐慌。
自美国总统特朗普4月2日宣布实施“对等关税”政策以来,全球经济便陷入震荡。在美国霸权的威胁下,弱国选边站为何这么难?